中國花生交易網(www.hongjidian.com)訊 近期中美關系緩和,貿易格局有所好轉,但國內油脂對中美貿易關系的轉變表現卻并不一致,菜油價格出現了較大的下滑,而豆油和棕油價格的表現卻與菜油背道而馳。
國內盤面交易的菜油主要依賴于加拿大進口菜籽壓榨或是直接進口菜油,國內菜籽菜油進口量90%以上來自于加拿大,在加拿大菜籽菜油進口受到控制的情況下,國內菜油供給量會出現明顯下滑,這是國內菜油價格此前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而國內對加拿大菜籽菜油進口進行管制的緣由開始于孟晚舟事件,美國強制引渡孟晚舟是中美貿易糾紛的一個縮影,中美貿易關系的緩和有助于孟晚舟案件得以良好的解決,從而使中國進口加拿大菜籽菜油恢復正常。中美貿易關系的走向決定著國內菜油價格的漲跌,自5月以來,國內進口加拿大菜籽數量開始下滑,6-8月國內從加拿大的菜籽買船零星可數,國內沿海菜籽庫存量持續走低。
與菜油的供需矛盾有所不同,國內盤面豆油的供給雖然也全部來自于進口,但供應來源卻并不像菜油一樣單一。在美豆進口缺失的情況下,南美大豆仍然可以正常的供應中國。由于本次G20會議的結果只是中美兩國重啟貿易談判,當前情況下對美豆加征的關稅并不會取消,同時預期短期內這一狀況也很難發生改變,所以中美貿易談判的結果對豆油的影響相對較小。目前國內進口大豆主要來自于巴西,而巴西大豆定價格是基于美盤價格加上升貼水計算,所以美豆價格的走勢是短期內影響國內豆油價格的核心。
短期來看,國內豆油供給依舊充足,6月起從巴西進口的大豆到港量就在不斷增加,國內豆油再度不斷增長。國內豆油價格的上漲,其主要原因是上周五晚美國農業部發布了季度種植面積和谷物庫存報告,報告顯示,預計2019 年美國大豆種植面積為8004 萬英畝,較2018 年實際播種面積8919.6 萬英畝減少了915.6 萬英畝,年比下降10.3%,創2013 年以來美國大豆播種面積最低值。種植面積的下滑,意味著今年美豆產量有可能較上一年度下調約1000 萬噸以上,美豆價格將因此而不斷走高。雖然市場對本次報告的結果存在質疑,美國農業統計局宣稱政府將重新調查14個州的農作物種植面積,但報告結果將于8 月12 日才能公布,在此之前美豆價格仍將保持在高位震蕩。
美豆價格的堅挺促使了豆油價格的上漲,而棕櫚油的價格走勢主要受豆油價格的影響所主導。就棕櫚油本身而言,由于馬來西亞6月棕櫚油出口量有較大下滑,使得棕櫚油庫存有望再次升高,其本身仍是相對弱勢的格局,中長期內都難以出現較大的上漲。然而由于豆棕價差已經拉至1100元/噸的高位,豆油價格的上漲會相對拉動棕櫚油的價格,以保證兩者價差不會出現過于巨大的差距。在二者價差過大的情況下,棕櫚油的替代效應會有所增加,棕櫚油的價格也相應能夠得到提動。
(來源:中國食用油網) 【原題目:中美貿易關系緩和,菜油價格大幅回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