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生交易網(www.hongjidian.com)訊 1月15日,記者從中國證監會獲悉,證監會近日批準鄭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鄭商所)開展花生期貨交易。花生期貨合約正式掛牌交易時間為2021年2月1日。
日前,鄭商所已就花生期貨合約和規則制度開始征求意見。據了解,花生期貨擬采用“車(船)板+廠庫”交割方式,交割地點擬設在花生主要產區及貿易區域,具體包括河南、山東、河北、遼寧、吉林等五省。在上市初期擬將河南、山東及河北三省設置為基準交割區域,待花生期貨上市運行穩定后,考慮將遼寧、吉林兩省設置為非基準交割區域。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主產國,種植面積及產量均居世界第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花生總產量1215萬噸,總產值約911.3億元。由于花生種植收益相對較高,近些年我國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呈穩步上升趨勢,花生種植已成為主產區多數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我國作為傳統的花生生產大國,歷年來花生國際貿易以出口為主,對外依存度較低。海關數據顯示,2009年之前,花生進口量維持在1萬噸左右,隨后逐年小幅增長;2002年花生及其制品出口量高達109.2萬噸,到2009年縮減至60萬噸左右,之后呈現小幅波動態勢。2014年至今,隨著國內花生整體需求增加,國際貿易格局由凈出口向凈進口逐步轉變。2020年新產季受天氣影響,我國花生供應收緊,價格較高,國內外價差擴大,花生進口利潤打開,數據顯示,截至11月全年進口量累計達72.3萬噸。
據行業人士介紹,花生是完全市場化的品種。自2014年以來,國內花生價格波動幅度加大,農戶與產業經營主體面臨較大的價格風險,急需價格風險管理工具。目前大宗油料作物油菜、大豆、棕櫚均已上市相應期貨品種,相關油脂油料產業企業可以利用期貨和期權工具規避原料價格波動風險,但由于花生期貨尚未上市,導致銷售端缺乏有效的遠期價格指導和避險工具,上市花生期貨的呼聲日益強烈。
市場人士表示,花生現貨市場結構松散,種植主要以小農經濟為主,終端銷售主要以經紀人及貿易商銷售為主。現貨報價較為混亂,不同地區、不同品種、不同級別存在價格差距,權威報價缺失。農戶及企業生產經營因缺乏有效的價格信號,面臨較大風險。上市花生期貨,有利于提供遠期價格指導和風險管理工具,在頻繁波動的價格面前,引導農戶科學種植、產業企業理性采購。
上市花生期貨,將為現貨市場提供更為科學、精準的價格信號,有助于破除傳統農業價格與產量的“蛛網效應”,降低農戶及企業種植經營風險,避免相應損失;同時,花生作為重要的油脂原料,可以與目前已上市的菜油期貨形成聯動,進一步豐富油脂油料行業風險管理工具,完善油脂油料期貨品種體系。因此,上市花生期貨不僅符合國家支農惠農政策,還有利于落實國家保障油脂油料供給安全的戰略方針,對花生行業具有積極意義。
(來源:瀟湘晨報)【原標題:花生期貨獲批上市,2月1日正式掛牌交易】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