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記者走進臨滄市云縣涌寶鎮木瓜河村,映入眼簾的是,村民的房前屋后、山坡上、箐溝旁、田塊中布滿了水果蘿卜。村民們有的在薅鏟著蘿卜地塊、又有的在不停地把剛拔起的個大、白皙、鮮嫩的一個個蘿卜放入籮筐中,還有的則用摩托車匆忙地把一筐筐剛收獲的蘿卜運往到蘿卜收購站。收購點的工作人員們不停地忙著驗貨、過秤、開單、裝車。不多時,滿心歡喜的村民們手中就換到了一張張百元大鈔 。整個村呈現出一派豐收繁忙的勞動景象。
圖為 云南水果蘿卜喜獲豐收
“我家每年都在自家的10多畝田地里種植蘿卜,產量20000多公斤,種植出蘿卜大多銷往云縣嘉利富超市,四天送一次,每次400多公斤,每公斤2元。每年種植蘿卜收入40000多元。”木瓜河村李家村民小組村民李強在自家的蘿卜地塊一邊拔著蘿卜一邊高興地說,種植蘿卜省勞力、投資少、效益高,是種玉米的五倍,每年銷售蘿卜人均收入10000多元。
步入木瓜河村村民小組,記者又看到了段鳳鮮全家人在自家的蘿卜種植地塊上忙碌著一一拔著蘿卜。段鳳鮮拿著剛拔起的一個大蘿卜的喜不自勝地說道:“每年,家里都種10多畝蘿卜,今年,蘿卜長勢特別喜人,收成要比往年好得多。”
“我們村的土壤、氣候大都適宜于種植蘿卜,每年大多農戶的地塊都選擇種植蘿卜。種植蘿卜生產周期短、產量高、銷路好、價格也高。時下,我們村正在采收的蘿卜是500多畝,產量可達100多萬公斤,預計收入會突破200萬元,20000多公斤以上的有20多戶農戶。”木瓜河村黨總支書記、主任李世益信心滿滿地說,明年,我們村將擴大蘿卜種植面積,使村民通過種植蘿卜增加收入,提高村民生活質量。
據了解,木瓜河村始終堅持生態立村、產業富村、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林則林,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村民增收上來。以建設縣級產業示范村為目標,從支持重點項目建設和培育致富產業入手。按照“一村一品”的產業布局,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為模式,推動水果蘿卜規?;N植、品牌化發展,闖出了一條農村產業發展的新路子。過去,由于農戶分散種植蘿卜,沒有實行統一的生產和管理,產出的蘿卜品質良莠不齊,嚴重影響了蘿卜價格。針對這種情況,村黨總支牽頭成立了“云縣團結草果蘿卜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發展會員52戶,其中,黨員12戶。合作社制定了章程,并統一為農戶提供蘿卜籽種、種植技術、銷售渠道等,實現了全村人力資源、技術資源和銷售渠道的有效整合。全村通過土地入股形式集中連片種植水果蘿卜500余畝,種植水果蘿卜農戶150余戶,年產水果蘿卜100多萬公斤 ,經濟收入200余萬元。
該村的水果蘿卜 因“個大、皮薄、脆甜、汁多”,通過線上線下售賣,產品銷往了全國各地,且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該村黨組織還充分依托合作社自己開發新產品、打造自己的產業品牌,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了“團結”品牌商標。目前,在擴大水果蘿卜種植規模和保證源頭質量的基礎上,合作社自主開發出了蘿卜干(生熟)、蘿卜絲(生熟)、蘿卜片(生熟)及腌蘿卜等7個產品,產品達到了產銷兩旺。該鎮還為了徹底解決種植戶的銷售場所困難問題,積極籌措資金,投資50余萬元,于去年11月建設完成占地1300多平方米15間房30個攤位的蘿卜交易免費市場。蘿卜交易市場的建成,提升了銷售環境,有力地促進了本地農戶規范有序銷售蘿卜。
該村水果蘿卜產業已真正成為該村村民短、平、快增收致富的好產業。該村通過種植水果蘿卜有力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工作做到了有效銜接。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云南網,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4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