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早稻收割搶日,晚稻插秧搶時”,眼下正值晚稻插秧的時節,連日來,桂陽縣各地的農民們搶抓農時,冒高溫、戰酷暑搶插晚稻,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圖為 晚稻插秧中
在舂陵江鎮理坪村,機聲隆隆,犁田機穿梭在田野中,村民們卷起褲腿,弓著腰在犁好的田中將水稻秧苗插下。不一會兒,平整的稻田里就插滿了整齊的秧苗,一排排插好的秧苗隨風擺動,生機勃勃,“人機合作”的模式,大大提高了晚稻插秧工作的效率。舂陵江鎮理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劉天亮介紹道:“晚稻早插可以避免寒潮,提高產量,為了搶抓時間,這幾天,我們全村 40多個村民搭配6臺機子進行晚稻搶插工作,目前全村晚稻插秧已經完成三分之二。”
理坪村海拔較高,農田灌溉都需要靠兩處提水設施進行提水,此前,由于提水設施提水量小,引水灌田的時間長,許多地塊甚至因缺水無法插秧。理坪村種糧大戶劉譚國告訴筆者:“以前我承包的幾百畝田,都是三天等兩畝田的水,引水灌田的時間拖得非常久,很耽誤插秧工作。”
農業發展,水利先行,去年,桂陽縣水利局成為理坪村鄉村振興幫扶后盾單位,鄉村振興工作隊進駐后,通過向上爭資及村里自籌,籌集資金20余萬元,對全村兩個提水設施進行了提質改造,提水量大大提高,“現在那個水利條件好了,我種糧的信心也足了,我今年新開的那兩百多畝地已經全部種下去了,我明年還要多開一點”,聽著溝渠里傳來嘩嘩的流水聲,正在田里勞作的種糧大戶劉壇國倍感欣慰。
“水利設施提質改造后,農戶的種糧積極性大大提高,我們通過新開墾土地和荒地治理,今年增加了600多畝糧食種植面積 其中早稻增加了300多畝,晚稻200多畝,”桂陽縣委派駐理坪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劉七斤表示,今年村里計劃繼續向上增資立項,將老舊的水輪機更新,進一步增加提水量,繼續擴大糧食種植面積,來確保增產增收。
今年以來,桂陽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扎實推進春耕備耕、糧食生產、撂荒地復耕等工作,確?;巨r田不減少、糧食面積不減少、糧食產量不減少。2023年,桂陽縣種植水稻面積49.6萬余畝,其中早稻7.1萬畝;中稻及一季晚稻38萬余畝,已完成栽插15.6萬畝;雙季晚稻4.5萬余畝,已完成1萬余;預計7月底可全面完成晚稻插秧工作。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紅網,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4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