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生交易網(www.hongjidian.com)消息,中國是農產品大國,但自1995年開始,我國從大豆凈出口國變成大豆凈進口國。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后,大豆進口關稅降為3%,豆油關稅降為9%,且從2006年開始豆油的關稅配額也被取消。這一時期,國內對大豆的需求量持續增長。截至2016年,國產大豆年產量在1200萬噸左右,國內大豆壓榨企業平均壓榨量在8300萬噸左右,國產大豆遠遠無法滿足龐大的壓榨需求。種種因素疊加,使得大豆進口量不斷創新高。截至2016年,我國大豆進口量高達8323萬噸,進口依賴度達到85%以上。
過度進口對國內生產造成了明顯的擠壓和抑制,使國內生產不但沒有隨需求增加而增長,反而大幅減少。國內大豆價格被壓低,大豆生產效益受到嚴重影響,削弱了產業可持續發展基礎。同時,國家糧食安全也面臨潛在風險。數據顯示,2001至2015年,我國新增大豆需求6413萬噸,進口增加6775萬噸,新增市場需求100%被進口大豆占有,而且既有市場也被進口擠占。
一是不能忽視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依然在用各種高關稅與非關稅壁壘保護國內農產品市場的現實,所以我們也要重視用關稅配套措施和其他非關稅措施適當保護國內大豆市場,防止過度進口;二是在大豆需求主要通過進口滿足的新局面已形成的情況下,依然要重視用政策扶持國內大豆生產,提升國產大豆競爭力,維護大豆主產區農民的切身利益,使國內大豆生產維持相當份額,進口依存度不至于攀升到過高的水平。
(來源:中國貿易報)【原標題:進口量攀升 國產大豆何去何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