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2023年油菜花期飛防現場會在高新區科學田園寨山坪片區舉行。重慶日報記者現場獲悉,隨著無人機播種技術的實驗、集成,目前重慶已實現油菜種、管、收全程機械化。
圖為 油菜機械化生產
近年來,國家對油菜播種面積連年擴增,作為冬油菜產區的重慶,面臨地形復雜、農村勞動力不足、人力成本高等現實情況,選擇將無人機作業作為擴種油菜、保障油料安全的重要舉措。
“無人機作業,用時短、效率高、成本低,而且受天氣情況影響更小。”市農科院農機所副所長、市油菜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李英說,此前重慶油菜多為人工播種,需要先育苗再移栽,對勞動力需求較大。
經連續多年對無人機飛播的飛行高度、飛行速度、播種量等參數以及土地開溝起壟距離等開展實驗,去年重慶形成了丘陵地區油菜飛播生產技術規程。1臺無人機1小時平均播種40畝的高效率,推動了該技術一舉試點推廣10萬余畝,全市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得以實現。去年,該技術也被市農業農村委評為十大引領性技術之一。
“菌核病的施藥區域在植株中下部,用人工很費力,但是用無人機就特別方便,防治效率高,而且用藥量能減少60%。”時下,正值油菜開花季節,也是菌核病防治期,現場會上市油菜產業技術體系的專家就油菜無人機飛防技術,向來自江津、璧山、潼南、榮昌等地的種植大戶、機手等進行了講解。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重慶日報客戶端 ,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4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