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晚稻漸漸進入黃熟期,一年的豐收在望,到底誰家稻子種的好?哪個品種田間表現更優秀?10月9日,海寧市農作站組織全市種糧大戶現場觀摩,到田里去尋找答案。
圖為 晚稻收割忙
一大早,來自12個鎮街道的60多位種糧大戶趕到了市農業農村局,他們個個都是田把式,每人手頭種上千畝水稻都不在話下。大伙要去目的地有4個,分別是硤石街道軍民村浙禾香2號百畝方、馬橋街道民勝村和海昌街道雙喜村的水稻高產創建千畝示范片等。
金秋十月,田野里一塊塊稻地泛出了金黃,風兒吹過,稻浪滾滾。到了目的地后,這些大戶一頭鉆進田里,仔細查看人家稻子的長勢,細數每棵穗上的谷粒,聽說有的是香米系列,還忍不住將稻穗湊到鼻子跟前聞。平日里,大伙基本上都是各管各的田,今天到現場走一走,看一看,再聽聽對方的種植經,心里一下子就亮堂了。
海寧菁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彭雷老家安徽,4年前在長安鎮承包了2600多畝土地種水稻,今天他特意帶上入行不久的女婿丁作明一起來取經。“和人家對比一下還是有收獲的,最起碼能學到一些經驗,以后我們干不動了就要傳給他們這一代了。”彭雷笑著說。
在海昌街道雙喜村的水稻高產創建千畝示范田里,這里種了上千畝的常規粳稻品種寧84和嘉67,這些都是近幾年來浙江省種植主導品種。即將成熟的稻穗沉甸甸的垂下來,金黃的稻谷稠密地排列在田野里,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今年誰的田塊管的好、哪些稻子產量高?現場一看一目了然。種糧大戶周治國一上午跑下來,知道了自己明年該選哪個品種。“這里和馬橋都種了嘉67,嘉興農科院培育的,我看這個種子蠻好的。”他說。
今年海寧市晚稻種植面積突破20萬畝,但對于種植大戶來說,有的喜歡將種出來的稻谷交售給糧食購銷部門,有的則喜歡將收獲的稻谷加工成大米出售,不同的種植群體就會選擇不同的水稻品種,為此,市農作站組織大戶觀摩取經,保證全市水稻持續高產。
“近兩年國家大力實施種業振興,育成了一大批高產優質的水稻新品種。那么對大戶來說,這么多的品種,該怎么選呢?因為我們大戶生產上對水稻品種是有不同需求的。我們農技推廣部門也是提供了一個平臺,組織大戶到田里面看看新品種、新技術,選選看哪些品種好,哪些品種適合自己,以提高我們種糧大戶整體的種植水平。”市農作物技術服務站站長劉銀萍說。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4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