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記者走進遵義市播州區三合鎮、楓香鎮等油菜種植示范基地看見,移栽至大田的油菜苗長勢喜人,有的已進入追施提苗肥階段。
圖為 貴州油菜花田
在三合鎮堰河村肖家堰油菜種植示范基地,平整的500畝示范點內種植的油研2020、黔油早1號、黔油31號三個品種已全部成活,長勢喜人。同行的播州區農作物綜合服務站站長張紅亞告訴記者,貴州神農肥業有限公司在該基地內流轉了120畝稻田做種植示范,帶動當地100余農戶發展油菜產業。創辦該示范基地有兩個目標,一是對不同油菜品種開展種植試驗,通過測產做好主導品種篩選,以選擇高產品種來年推廣;二是通過新型主體種植示范,開展油菜有機肥施用試驗,達到檢測有機肥在大田生產中的增產效果。
近年來,播州油菜產業形成了產、加、銷為一體的產業鏈,該區現有市級龍頭企業2家、家庭農場6家、專業合作社15家。
張紅亞介紹,油菜產量按畝均150公斤、每公斤7元價格計算,畝均產值達1050元、畝均投入成本約840元、畝均效益達210元;如群眾自己種植不算人工費用,畝均效益可達780元。
今年,播州區圍繞品種選擇、模式創新、技術服務、主體培育、全鏈發展,推動“良種、良法、良機、良制”集成配套,全鏈條推進油菜產業高產高效發展。
為了抓實油菜產業,播州區編制印發了《2023-2024年度油菜種植實施方案》。對36.5萬畝油菜種植面積任務進行了分解落實,按照生產進程提出了各階段重點工作的完成時限。該區采購了油研2020、黔油31等優良油菜品種,提供了生物農藥等物資和機耕、機防、機收等社會化服務,用于各級油菜示范點建設,確保油菜產業高質量發展。2023年投入油菜高產高效發展各類項目資金1000多萬元,在農資發放、社會化服務等方面對種植油菜群眾給予補助,極大地調動了群眾種植積極性。同時,該區把油菜種植高質量發展與農旅一體化發展相結合,通過舉辦彩色油菜花文化節等,展示油菜種植文化,宣傳油菜籽產品品牌,提升產業效益。
截至目前,播州區已建立市級油菜示范基地1個、示范面積1065畝,區級油菜示范基地6個、示范面積5120畝,建立鎮鄉級油菜示范基地205個、示范面積9.1萬畝。截至10月19日,全區已種植油菜25.91萬畝。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遵義市新聞傳媒中心,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4刪除。
|
![]() |
? | ![]() |